意大利濃縮咖啡風味特點?前街意式濃縮如何拼配?濃縮怎麼製作?

作者:百瑞斯塔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9-23 09:31:36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今時今日,走進精品咖啡店,翻閱所提供的咖啡選擇,不難發現兩大類別 — 單品咖啡和意式咖啡。
     
      意式的基底濃縮到底如何做出來的呢?

     
      今天分享一下經驗給大家。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濃縮味道受什麼因素影響?
     
      (1)水壓
     
      現代由一個水幫浦來控制出水量及可控制的水壓。 Espresso理想水壓一般在9 BAR,這也是大家公認的最理想的氣壓。
     
      (2)鍋爐壓力
     
      鍋爐壓力關係到製作咖啡的水溫和蒸汽的衝力大小。鍋爐壓力越高,則水溫越高,且蒸汽的衝力也更大;反之則水溫更低,蒸汽也會變小。鍋爐壓力一般在1 BAR左右,當然這個數值目前依然存在很多爭議,每位咖啡師的理解都不一樣。
     
      (3)水溫
     
      水溫需要根據不同咖啡豆的品種需求而定,有些會受制於鍋爐壓力,有些則較靈活的精確設置。根據大多數咖啡師的經驗,水溫在90至92攝氏度之間,每位咖啡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需求進行靈活的調整,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做屬於自己風格的Espresso。
     
      (4)填壓力量
     
      填壓有各種風格的填壓,這個世界幾乎沒有兩個人的填壓會是一摸一樣的,一般而言如果是重壓,要求的壓力會是25kg/m2這樣的壓力,但填壓確實是黃金規則中最最自由的一項參數。因爲我們使用的是定壓粉錘,壓粉力度基本一致。
     
      (5)咖啡豆研磨粗細
     
      Espresso是極細粉 。研磨得越細,水通過粉層時的流速越慢;研磨得越粗,水通過粉層時的流速越快。調整研磨度可以在達到萃取量的同時,靈活改變萃取時間,   試想這樣的情況,用20g 的固定粉量萃取出 40g 的Espresso,耗時25秒。一切看起來都很perfect,但你一嘗,body很薄且尖酸。很明顯,這份Espresso萃取不足、濃度低。此時,將咖啡豆磨得更細,可以解決萃取不足和濃度過低的問題的同時,能夠減少尖酸感、增加醇厚度。
     
      (6)粉量
     
      我們單份的Espresso粉量在12——14克咖啡粉,雙份是20——22克。
     
      (7)萃取時間
     
      黃金規則的萃取時間規定在25——28秒之間,但萃取時間其實是填壓、粉量和研磨度的綜合表現,需要靠咖啡師對於的理解進行調節。
     
      (8)萃取量
     
      我們單份萃取20——21g液體,雙份萃取40g液體的萃取量,除了少數的意大利會用單份的咖啡粉量卻只萃取15毫升的咖啡液
     
      (9)咖啡油脂
     
      咖啡油脂的複雜不是我三言兩語能說清的,簡單而言就是需要有豐厚而呈金黃色偏褐色的油脂纔是一杯好的Espresso。
     
      tips:

     
      (1)我們用意式磨豆機飛馬900N,意式機飛馬E78,用的是粉錘,水壓、鍋爐壓力、水溫基本不變,基本上,我們每天都會添加新豆子,把豆倉搖均勻,並且把刀盤上舊的咖啡豆磨出來,同時利用新的咖啡粉清洗殘留在裏面的舊粉。
     
      (2)確定了接粉和布粉的手勢,拼配豆採用哥倫比亞和巴西,比例是4:6,總體的口感,香甜,微酸不刺激、酸甜平衡、油脂中等。
     
      一杯理想的Espresso,應該是各要素間能夠取得平衡,口感鮮明,喝完後喉間感到甘醇而不苦澀。更具體一點的說法,就是要有適度的酸味、苦味、甘味,豐富的味道,紮實濃醇的稠度,持久不散,讓人感覺像柑橘系般清爽酸味的回韻。
     
      雙頭粉量22g,萃取40g液體,時間27秒
     
      拼配豆多用於意式咖啡如 Espresso 、 Americano 、 Latte 或 Cappuccino 等,咖啡的味道更平衡、更順口,味道也更穩定,可說是口味更大衆化。
     
      拼配咖啡,也稱爲混合咖啡,就是將各種單品咖啡豆混合在一起,從而將各種單品咖啡豆的特長充分發揮出,拼配豆由不同產地的咖啡豆混合而成,做出更平衡的口味。

     
      例如,一種咖啡豆幼滑但缺乏香氣,就可加入另一種香氣豐富的豆,把個別咖啡豆的優點,相互之間取長補短,在口味上或互補,或加強,從而創造出更豐富的新口感的一種咖啡。有時是先把豆混合再烘焙,這種叫生拼;有時會烘焙後再混合咖啡豆,這種叫熟拼。
     
      烘焙後混和提供了每支豆子不同程度的烘焙,以便每個成分都表現出最佳的效果。
     
      在配豆之前,要先知道世界不同品種的咖啡各有怎樣的風味,豆子則是依產地分別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咖啡豆因品種不同、產地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個性,酸、苦、甜、香味、醇厚度等風味均有微妙的差異,單品咖啡豆往往更着重表現出某一種類咖啡所獨具的特色。
     
      單一產地SOE風潮的形成:

     
      最近流行SOE,SOE代表單一產地濃縮咖啡,雖然並不一定等如精品咖啡,但如果挑選風味容易辨識的單一產地咖啡豆作爲 SOE ,可以製造出風味獨特典型的濃縮咖啡。例如,耶加的典型柑橘風味、肯尼亞帶水果風味等,加上意式咖啡會把咖啡的味道放大,所以特定風味相對於手衝會更加突出。不過,雖然 SOE 表現突出,但由於來自單一產地,因此缺點也相對容易被放大,所以烘焙與顆粒粗細等因素,都會影響風味,因此並非一定會較拼配咖啡好飲。

     
      【羅布斯塔】
     
      主要用於濃縮拼配增加醇厚度,得到豐富的油脂。Robusta咖啡豆的體型呈橢圓、球型或接近球型,中線呈直線狀。

     
      【阿拉比卡】
     
      不同地區、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氣候的產地生產的阿拉比卡咖啡具有各自的特色,能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個性風味。未經烘焙時聞起來是如同青草般的清香氣味,經過適當的烘焙後,展現出“果香”(中淺焙)與“焦糖風味”(深烘焙)適用於單一產地和各種拼配豆,可以使用各種萃取技術製作。

     
      ◎Arabica咖啡豆的體型呈長橢圓、扁平,中線呈S狀或C狀。
     
      意式拼配豆加多少羅豆比較適合?
     
      獨立咖啡館一般用的拼配豆,我們認爲10%羅豆,20%以內比較適合,超過這個比例,就有一種橡膠味 .
     
      那麼,我們是怎麼拼配呢?

     
      (1)前街意式拼配2號: 哥倫比亞: 巴西,比例 3:7,100%阿拉比卡, 風味特徵:舒適的甘苦味,入口極爲滑順;帶有淡淡的青草香,清香略帶苦味;甘滑順口,餘味能令人舒暢;採用中深度烘焙,在做濃縮的時候,口感會有柔和微酸,清甜,堅果類的回甘,整體感覺是不會太刺激,平和,油脂屬於中等。
     
      (2)商業拼配:
     
      哥倫比亞:巴西:羅布斯塔; 比例3:6:1,生拼;
     
      從單個豆子得風味來說,商業豆得來的咖啡味道卻比精品咖啡豆的味道遜色很多,一般商業豆都會選擇用作拼配,經過拼豆,也可以製作出口味很不錯的咖啡,可以用來做拿鐵,卡布等意式咖啡。而我們商業拼配做Espresso,因爲有羅布斯塔豆,油脂會豐富一些,味道經典,有焦糖的甜感,堅果和可可類、黑巧克力的風味,酸甜平衡,稍微有一點甘苦,餘韻持久。
     
      (3)基礎拼配:
     
      雲南AA:巴西;比例3:7,熟拼;帶有柔和的果酸,焦糖的甜感,堅果、黑巧克力風味,順滑粘稠,但味道偏淡。
     
      其實有些意式濃縮配方中加入【羅布斯塔豆】能帶來更多的咖啡因,能帶來更好的油脂和口味平衡感。帶有羅豆的商業拼,100%阿拉比卡的【精品意式#2】 ,其實含量少於10%, 如果做奶咖基本喝不出來,咖啡的整體油脂反而會得到大幅提升——







     

  

 

 


2014-09-25 14:39:01 責任編輯:百瑞斯塔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