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咖啡 “我們要合理的價格”

作者:蜜思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行業 > 2024-09-20 08:59:43

“公平貿易”組織倡導合理貿易,良知消費。

談起喝咖啡,你可能會想到“藍山咖啡”、“巴西咖啡”或“卡布其諾”,但對以種植咖啡豆爲生的非洲及拉丁美洲農民來說, 咖啡只有兩種:“公平咖啡和“ 不公平咖啡”。可惜, 目前充斥國際咖啡市場的, 偏偏是“ 不公平咖啡”。雖然“卡布其諾”的價格不斷上揚,但是咖啡原豆價格卻在過去10年間幾乎下滑了70%。

世界上最貧窮的人口大部分依賴種植和出口農產品爲生。但是在全球化的過去20年間,農產品的價格卻不斷下滑。當西方國家不斷鼓吹自由貿易時,卻一方面鉅額補貼國內農業出口,使其能以低價大量傾銷到第三世界;另一方面,卻透過雙邊談判或國際經濟組織要求第三世界國家取消關稅、減低政策補貼及開放市場。從非洲種咖啡和棉花的農民到墨西哥種玉米的農民,數以百萬計的發展中國家農民因爲不公平的貿易規則而被迫賤賣農產品,甚至被推離市場。

中間商漁利農民喫虧

不公平的貿易規則所帶來的綜合問題在於初級商品的價值,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50多個依賴農業的發展中國家至少1/4的出口所得,在整個世界貿易中所佔的份額持續走低,自1980年以來,已由15%降至10%。報告舉例,在20世紀8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咖啡出口收入大約爲120億美元,但在2003年,這些國家雖然出口更多的咖啡,但收入卻降爲55億美元,還不到過去的一半。

報告指出,“咖啡經濟”卻在富國日益興隆。如今,富裕國家的咖啡零售額每年高達800億美元,而在1990年,這個數字僅爲300億美元。由於低批發價和高零售價,世界上最大的六家咖啡烘焙商利潤劇增,它們佔據了全球咖啡貿易額的50%。

咖啡貿易的數字僅僅是一個縮影,面臨同樣問題的還包括巧克力、棉花、玉米、水果等發展中國家出產的農產品,另外還包括紡織成品、鞋等低附加值的商品。

咖啡

咖啡,全球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每天消耗量高達20億杯。咖啡甚至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飲料,它是一種文化,代表某種生活態度。當人們留意着咖啡屋的裝潢、咖啡的香氣和濃度,坐在軟綿綿的沙發的時候,大概不會想起那些在遠方土地種植咖啡的農民——他們正掙扎在貧窮的邊緣,爲自己和家人的溫飽擔憂。

埃塞俄比亞正是上述矛盾的最好例子。埃塞俄比亞是咖啡的發源地。如今該國出口收益的65%都來自咖啡,國內有120萬咖啡農民和1500萬靠咖啡相關行業維生的工人。可是國際市場咖啡價格的下跌,令該國咖啡經濟面臨崩潰,不少咖啡農民瀕臨破產。

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出口自20世紀90年代中葉起增長了2/3,但整個國家來自咖啡出口的收入卻急劇下降。咖啡價格從1998年每公斤1美元降至2005年的每公斤30美分,埃塞俄比亞家庭年平均收入因此下降了200美元。這對於一個1/3的農村人口靠每天人均不到1美元維生的國家來說,是怎麼一個巨大的損失?這個損失總量相當於一年4億美元,或埃塞俄比亞每年收到的國外援助總量的一半。

與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農民一樣,非洲其他國家和拉美許多小咖啡農民賣出咖啡後所收到的金額少得可憐,甚至還不夠生產的成本,導致他們陷入貧乏與負債的輪迴裏。“今天,對應每1美元出產於坦桑尼亞而銷售於美國咖啡屋的咖啡,咖啡種植者收入的還不到1美分。”聯合國《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裏說。

而本身不事咖啡生產的咖啡銷售商,卻利用咖啡大發橫財。每當接近咖啡種植的季節或是學校即將開學的時候,咖啡銷售商和咖啡掮客便到各個咖啡產區向那些因爲付不起學費或是無法購買種子和材料的小咖啡農民遊說,以借貸或是預先收購的方式,用小額的金錢預定產季時的所有農作品。世界大部分咖啡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取得並銷售的,這種咖啡被稱爲“不公平咖啡”,小咖啡農民成爲金錢壓力下無辜的受害者。

比如世界聞名的牙買加“藍山咖啡”,日本公司是除美國以外“藍山咖啡”的最大代理商,原因無他——日本的咖啡公司向牙買加咖啡莊園和牙買加政府提供貸款,條件是他們低價取得“藍山咖啡”一定比例的銷售所有權。通過這種方式,一些知名咖啡公司甚至喫下了牙買加一整個咖啡莊園。

棉花

而發展中國家的棉花等農產品,也陷入歐美國家鉅額農業補貼造成的競爭困局中。在歐洲,儘管農業人口僅佔其總勞動力的不到2%,但歐洲國家2005年爲其農民提供的農業補貼已達510億美元,吸收了超過40%的歐盟預算。

聯合國《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證實,基於由非洲和其他地區相關政府的發現,美國生產者已佔據了世界棉花出口市場的大約1/3。在西非的貝寧灣,2001年國際市場棉花的價格下跌致使該地區的貧窮率由37%上升至59%。

聯合國《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當年歐洲糖業農場主被償付了4倍於世界市場的價格,從而產生了400萬噸過剩的糖;與此同時,這些糖在10億美元的歐洲營銷支助下傾銷到世界市場,使歐洲成爲世界第二大食糖出口地區。這種過剩和傾銷造成世界糖價下跌1/3,導致巴西收入損失4.94億美元,南非損失1.51億美元,泰國損失6000萬美元。

紡織成品

而在工業產品方面,紡織成品是近年來引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貿易爭端的主要產品。發展中國家依靠在勞動力和價格上的優勢逐步佔據歐美市場,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柬埔寨和土耳其的紡織品服裝在美歐市場的出口直線上升。而歐美國家爲了保護本國生產者,不斷以“傾銷”等理由爲發展中國家紡織成品設置配額,限制進口。

對此,世貿組織總幹事特別顧問哈賓森評論說,市場應該相互開放,歷史告訴我們,發達國家那種條件反射式的保護主義和刻意謀求設限是不可取的。

一些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在東南亞的“血汗工廠”以低廉的成本生產高檔運動鞋,在歐美地區銷售獲得高額利潤。對工廠生產的每雙鞋,收購價格是每雙十幾美元,在市場上卻銷售是上百美元,而生產這些鞋的工人卻領着微薄的工資,被迫加班。

“我們要合理的價格”

本報綜合報道 聯合國《2005年人類發展報告》提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在世界市場中愈來愈被邊緣化了,人口達6.89億的該地區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份額比僅有1000萬人口的比利時還小。報告指出,假如非洲能保持其1980年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那麼它今天的出口額將高於1190億美元,以外匯衡量,這個數目相當於自2002年以來富國向非洲所提供的援助金額的5倍。

是應該安於接受援助,還是應該努力改變貿易規則,或者,試圖努力爲自己爭取稍微合理一點的價格和利益?事實作出的選擇已經很明顯。

今年1月29日,埃塞俄比亞咖啡農民合作社的代表麥斯卡拉,也就是紀錄片《不公平咖啡》中的主角,在影片導演馬克·法蘭西斯和尼克·法蘭西斯兄弟的陪同下前往倫敦會見英國首相布萊爾,表達“公平貿易”的訴求,試圖以此擴大影響,爲自己合作社旗下的10.5萬名咖啡農民爭取最佳的咖啡價格。

當然,對於這些農民來說,種植咖啡的收入如果能足夠支付種植成本,滿足家人的溫飽,就已經是很好的價格了。

據麥斯卡拉介紹,埃塞俄比亞咖啡農民在“公平貿易”架構操作下出售的每磅咖啡價格是1.6美元,扣除成本後農民得到的利潤是1.1美元。之後,這1磅咖啡經過烘烤,烘培商可以賣出20~26美元的價格;到咖啡屋裏,這1磅咖啡可以做出52杯意大利濃縮咖啡,可以賣出160美元。

麥斯卡拉說:“這個比例應該改變。我們的弟兄沒有鞋穿,孩子沒錢上學,我們喝不上乾淨的水,也沒有醫療所。我們至少應該得到每磅咖啡4美元的價格,這樣才公平一點。”

“當然,星巴克這些公司會捐錢給非洲,爲一些社區提供乾淨的水源。星巴克公司去年對非洲的捐助是150萬美元。但我們不想要這樣的資助,我們只需要一個合理的價格。”麥斯卡拉說。

不僅是麥斯卡拉和他的合作社,在“公平貿易”機構的幫助下,巴西的橙子種植農民、非洲馬拉維的甘蔗種植農民、多米尼加的可可種植農民、西非向風羣島的香蕉種植農民,都部分地加入了“公平貿易”系統,得到相對合理的價格。

另一方面,除了農民合作社和“公平貿易”機構的努力,政府也開始介入爲本國的產品爭取更合理的價格。

消費意識覺醒 “倫理消費”受追捧

本報綜合報道 3月4日~3月11日,英國“公平貿易基金會”在英國各地舉辦一年一度的“公平貿易周”活動,促銷公平交易商品,提供免費的“公平貿易”巧克力、餅乾、茶包與咖啡,供大家品嚐。

這種旨在推廣公平交易消費的“公平貿易周”活動在英國今年已經舉辦到第14屆。據英國媒體報道,過去十幾年來,英國消費者購買的公平交易產品總值以每年40%~90%的增長率快速遞增,“倫理消費”已經逐漸成爲英國社會的主流。2003年,英國“公平貿易”產品的零售額逼近1億英鎊。“公平貿易”的商品也從一開始的咖啡擴大到130種商品,包括香蕉、巧克力、果汁、蔬菜、點心、酒、茶、糖、蜂蜜、核果、棉花等,而“公平貿易”運動的先驅“直達咖啡”也成爲英國的第六大的咖啡品牌。2006年,英國“公平貿易”產品零售額已經達到2.9億英鎊,英國也超越瑞士成爲全球第一大“公平貿易”產品市場。

公平交易消費理念推廣的成功離不開“公平貿易基金會”。1994年,英國五個關注全球不平等發展的慈善機構,以一筆小額基金聯手創建了這個組織。“‘公平貿易’產品成爲主流是一個草根現象!消費觀念的發展來自於消費者的覺醒,他們已經瞭解到,大部分食物的價格竟低於它們20年前的價格,不公平的交易讓無數人掙扎在生存邊緣!”“公平貿易基金會”的執行長官哈里特·藍伯說。

“公平貿易”產品的之所以能在英國愈來愈受支持,除了“公平貿易基金會”的努力,靠的是無數認同“公平貿易”理念的社會運動團體與各種社會機構的參與:學校、青年旅館、工會等等各種組織的加入使“公平貿易”的宣傳網絡遍及各地,許多消費者因而有機會接觸這些產品、認同這些產品背後的理念。例如,英國藍開郡小鎮嘉斯頓的居民自豪地宣稱他們是全世界第一個“公平貿易鎮”。這個小鎮總共有100家公司與社會機構,其中90家,包括學校、教會、修車廠、美容院等等,都銷售“公平貿易”產品。對這個小鎮的人而言,銷售與購買“公平貿易”產品,就是在實踐“追求一個更公平的世界”的主張。

在美國和歐洲,“公平貿易”的市場也在迅速成長,這兩個地區2003年“公平貿易”產品市場增長率達到30%,銷售額突破4億英鎊。在各種團體和校園學生的推動下,美國已經有一百多所大學的咖啡店銷售“公平貿易”咖啡。世界最大的連鎖咖啡店,也是全球化象徵之一的星巴克,2000年起在巨大壓力下也開始在美國部分門市店銷售“公平貿易”咖啡豆。然而,雖然星巴克是美國“公平貿易”組織最大咖啡購買商,但這部分“公平貿易”咖啡在星巴克的咖啡採購中還只是很少一部分。

有人或許認爲,像“公平貿易”這樣的概念商品,大概跟綠色消費一樣,以中產階級的消費者爲主力,但是在英國,就是工人階級的家庭也可能多付一點錢,購買“公平貿易”產品。

公平貿易 新聞背景

本報綜合報道 “公平貿易”運動主張以“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除了呼籲改變世界貿易規則外,也針對西方企業和消費者,鼓勵他們選擇“公平貿易”產品。

“公平貿易”運動的基本目標是希望讓第三世界的弱勢生產者獲得基本而穩定的收入,建立讓永續發展成爲可能的貿易伙伴關係。因此,他們建立“公平貿易”卷標制度,只要從第三世界國家進口之商品(咖啡豆、可可豆、糖、米等)符合標準,就發給公平貿易卷標。要符合“公平貿易”標準,收購商必須以保證價格、長期契約關係向第三世界國家農民購買,以確保他們的基本收入。收購商並要提供一筆保障基金協助當地社區發展,當地的生產組織則是實施民主參與的小型農民合作社。例如,咖啡原豆的市場價格是一磅30美分,但透過“公平貿易”系統則可以以1.26美元或更高賣出。

“公平貿易”的精神是,消費者多付一點點錢,以保障價格購買第三世界生產者的產品,消費者不是花錢養肥中間商及跨國大企業,而是讓錢直接進入第三世界生產者的口袋。

聲 音

“這一生中,我有很多夢想。我想把還沒完工的房子建好,我想擁有一所漂亮的房子;我想爲我的家庭創造美好的未來;我的兒子想學開車,學會開車的話他或許能夠找到一份工作,但這需要太多錢;我的女兒想學會用電腦……”

——詹姆士·馬維科,非洲國家馬拉維的一名甘蔗種植農民

“不公平的貿易政策繼續把世界上最貧窮國家的數百萬民衆拒之於通往擺脫貧窮之路的門外,並使這污穢的不均衡永存。”

——聯合國《2005 年人類發展報告》

“在自由市場的花言巧語和強調公平競技場優點的背後,鐵的事實是一些世界上最窮的農民被迫進入與工業國家的財政部而不是北部農場主的競爭。”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報告處處長凱文·霍金斯

英國小鎮嘉斯頓是全世界第一個“公平貿易鎮”。

產品包裝上印有醒目的“公平貿易”標識。

“公平貿易”組織的標識。

婦女們正在採摘茶葉。

雷森一家是厄瓜多爾種植香蕉的農民。

在多米尼加共和國,奧維迪婭一家專門種植可可豆。

卡洛斯夫婦在古巴靠種橙生活。


中國咖啡交易網:www.gafei.com

2014-06-05 17:16:05 責任編輯:蜜思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