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行業 > 2024-11-11 03:44:01
先說說中國人大部分對咖啡的概念,從我營業開店的角度上來講,百分之八十,不希望咖啡味道太重,還停留在奶咖的基礎之上,手衝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不太接受所以希望味道淡之又淡。
從烘焙的角度上來講,只有淺度烘焙時,咖啡味道不會偏向於苦味,反而多了一層酸味,這樣便於“矯正”中國人對咖啡的認知:哦,原來咖啡不是苦,而是有酸味的。這就是所謂的適應商業化的中國咖啡發展進程。
首先要說的是,展會上,並不是因爲pete是冠軍衝出來的咖啡偏酸,而是無論什麼咖啡烘焙的淺都是偏酸的,包括羅布斯塔這類以焦苦爲主的豆子。
烘得淺,釋放出來的酸味,不是正常的咖啡風味酸,我們所謂咖啡中的酸味,是因爲咖啡的生長位置和環境決定的,加上適當烘焙釋放出來的香氣,我們得以聯想這種酸味是什麼酸,是否是優質的酸。舉個例子,比如說醋和柑橘的酸,在舌頭味蕾上體驗的都是酸味,如果捏住鼻子,讓你體驗醋和柑橘都會有酸的體驗,但卻區分不開酸味的不同,但會有酸的強烈程度,和是否有刺激感,只有加上風味或氣息體驗時,才能得出柑橘和醋的區別,也就是說單憑舌頭是無法產生味覺聯想,要加上氣息的體驗才能得出更豐富的聯想,而這種氣息,只有烘焙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釋放,絕不是淺度烘焙可以達到的。
如果咖啡烘焙的淺,整體味道偏酸,但是香氣上還是以青草的青澀氣息爲主,那麼這種酸是如何產生的呢?
烘焙時,咖啡豆產生的氣味先從類似青草,過度到燒麥,再到考麪包,這是在脫水過程中產生的不同氣息,也就是說隨着脫水逐漸完成,氣息逐漸發生改變。那麼展會中我們體驗的哥斯達黎加,滲透着青草的澀感和氣息,豆質偏硬,我只能說,這豆子,沒烘焙熟,且內部脫水不均,所以夾雜着過多的青草味,酸味十足,甜度不高,回甘幾乎沒有。
大部分人會說,你看這咖啡酸的像檸檬一樣。希望大家知道,咖啡烘焙度決定釋放咖啡本真風味的多少,適當的高度烘焙不會破壞風味酸,這樣釋放出來的酸才能達到圓潤,有甜感,而且回甘持久。要知道,甜度的釋放和苦味大體上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往往甜度高時,苦味也會重,烘焙加深甜味纔會得到更好的體驗,你喝不出來甜味,只能說你只去體驗咖啡的苦味,或者說苦味過強。
咖啡畢竟是以苦爲主的飲料,覆蓋住了味蕾的甜味體驗,所以在大多數人看來,烘焙越淺,酸度越高,苦味越少,就越好,越易於接受。大部分做市場的人抓住了這一點來做商業化的烘焙調整,給中國人喝着烘焙不熟的豆子。要知道,烘焙不熟,刺激性越強,咖啡因含量越高,釋放的刺激性越大,對身體反而不健康。
咖啡品鑑,我只想和那些初學者說說,不要着急去體驗別人口中所謂的檸檬,柑橘等等味道,那些只是味覺聯想,只能說這個味道像柑橘,像檸檬,可能給你喝,你會說只有苦味,我初學咖啡時,也是這樣的無奈。
咖啡品鑑任重道遠,不是一蹴而就的。
這猶如喝茶,我總拿喝茶的例子給我的學員滲透這種學習的速度,比如說喝茶的人,最開始往往以花茶作爲開始,因爲花茶清香,味道淡,然後到綠茶,再到烏龍茶,比如說鐵觀音,因爲這類茶不發酵到半發酵,味道甘冽且香氣極佳,然後過度到紅茶和普洱,最後到生普洱,都是從清淡,到苦澀。
喝咖啡對於初學者或大衆來說,猶如直接喝普洱茶,只會體驗普洱類似泥土似的滄桑,忘記了普洱的甜感和回甘,你可以問問那些經常喝普洱茶甚至生普洱的人,這茶好喝嗎,土腥味重不重,一般喝普洱的人會告訴你,沒有比這還甜,回甘比這還好的茶了。咖啡味道的體驗,可能對於中國人來說現處在花茶或綠茶的階段,易於接受的味道只有酸,且苦味少,因爲喝得少,所以不太容易去接受咖啡本真的味道。
迎合大衆口味,讓大家滿意和喜歡並沒有錯,但不能一味迎合商業化,還是要尊重傳統和健康,田口護老爺子寫的書那麼經典,大多數培訓機構都捏在手裏,咖啡烘焙在田老師那裏,好像沒有這麼淺的吧。
載自微信公衆號mrshowcafe
2015-11-30 16:13:26 責任編輯:未知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