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汪小康考入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專業。2010年,汪小康認識了徐濤、胡宇、陳雪梅這幾位有共同創業理想的夥伴。根據徐濤的提議和市場分析,幾個人立即行動,租下門面開始創業。
最初,他們的設想是做自由行定製旅遊,幾個合夥人把自己平時積攢的生活費、獎學金以及兼職賺得的收入湊到一起,開始忙活起來。而爲了節省開支,在裝修、設備配置上,他們也都自己想辦法,儘量自己動手做或是到二手市場淘……忙碌了兩個月,實體店“豆芽”正式開門迎客。
這是一個二層小樓的實體店,一樓搭有帳篷,以便讓顧客體驗戶外旅行的感受;二樓是一個創意工作室,兼搭着賣一點咖啡、飲料,供顧客小憩。
意外的發現讓他們找到商機
但不久後,他們發現,旅行業務受季節的影響太大,一樓的生意飄忽不定,相反,二樓的生意卻常常讓人驚喜,幾乎成了整個門店的利潤支柱。這個發現爲“豆芽”找到了新的定位。第二年,這個小團隊決定將一樓也重新裝修一番,並且,“豆芽”的業務也由旅行轉型成了“咖啡、飲料爲主,旅行爲輔”的格局。
經過幾個小夥伴在朋友圈的一番用心推介,“豆芽”的咖啡上座率很高。不過,很快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雖然每天接待大量朋友,但真正消費的卻沒幾個。第一個月每天的收入只有幾十塊,前3個月平均每月虧損6000元。
很快,“豆芽”大刀闊斧地進行了“改革”。首先是淘汰銷量不高的產品,同時針對每一位點單顧客的要求,爲其私人訂製不同款式的拉花。汪小康介紹說,比如館裏的招牌咖啡卡布奇諾,會爲年輕的大學生設計維尼熊、機器貓等俏皮的卡通圖紋,非常受歡迎。
此外,“豆芽”還不定期地舉辦電影賞析、手工課、攝影展、民謠音樂會等活動,以打造屬於自己的咖啡館文化,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針對喜歡咖啡的個人,“豆芽”還創辦了咖啡學院,提供相關培訓……也就是說,這家咖啡店不再只是賣咖啡,幾乎變成了年輕人的一個聚會場所,這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也增強了不少。
在高校附近打造起連鎖店
一系列變化使“豆芽”起死回生了。一杯單價5元的茶,每天的銷售額達1000多元。到了2011年,“豆芽”的另一家連鎖咖啡館誕生了。
如今,在南方翻譯學院等5所高校,都能看到“豆芽”連鎖店的身影,且各有特色——重慶科技學院的“豆芽”主打創客交流;西南政法大學的“豆芽”則以“人文校園風”吸引文藝青年……幾家連鎖店每年的利潤輕鬆達到幾十萬。
不久前,“豆芽青年空間-尋找校園CEO”第一期創業實訓班啓動儀式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行。汪小康說,“豆芽”咖啡館在西政萌芽,此次將“豆芽”咖啡館實訓項目帶回西政,主要想爲學校的青年創業者搭建一個服務平臺。
今年,汪小康從西政馬哲專業碩士畢業,對於未來,他也有很多規劃。未來,這個團隊打算以“咖啡+社羣”的校園生態鏈吸引客流,成爲大學生們高校時代“最甜蜜的印記